近几年来,《爸爸去哪儿》《妈妈是超人》等亲子真人秀节目让观众们窥探到明星家庭的孩子与父母相处的方式,这让很多人不禁联想到了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影响。
1.你怨恨过父母吗?
世界著名的家庭治疗师维吉尼亚·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会影响他的一生。我们是不可能完全摆脱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的。当父母的养育方式对自己成长的意义越来越被了解时,一些幼年经历的创伤就会被不断地激活。
但是,在面临工作烦心,恋爱不顺,生活焦虑等问题时……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批判父母、抱怨童年创伤,为自己的失败寻找一个合理的借口。这些真的都可以归咎于父母吗?我们需要的究竟是怎样的父母的爱呢?
2.理想的爱
关于理想中父母的爱是怎样的,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希·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可能会给我们答案。
弗洛姆在谈到母爱这个话题时指出,母爱是对孩子生存与需要无条件的肯定,母亲和孩子的关系本质上来说是两个不平等的人之间的关系,其中一个人需要帮助,而另一个人给予他帮助。基于母爱的这种特点,母爱一直被看作是爱的最高形式和最神圣的情感联系。
但是弗洛姆认为:母爱中值得赞美的东西并不是母亲对婴儿的爱,而是母亲对成长中的孩子的爱。
这让我想到了这首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如果我们在一个家庭中既看到“游子身上衣”,又看到“慈母手中线”;一位母亲既能做到“意恐迟迟归”,又能做到“临行密密缝”。换句话说,她心中饱含牵挂,却又愿意放手让孩子自由成长,那么这样的爱是理想的爱的一个方面。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骨感的。在弗洛姆的理论中,母爱也可能是危险的,那就是在母爱中间发现的自恋因素。母亲一直把孩子视为自身的一部分, 所以母亲对孩子的爱和痴迷可能是对自恋的一种满足。在母亲对权力或占有的愿望中,我们发现了另外一个动机。 一个无助的、完全服从于母亲的意志的孩子, 无疑是一个渴望支配和占有的女人满足其欲望的自然对象。这种方式的爱很可能会成为我们的一道枷锁,影响我们与爱相关能力的发展。
3.母爱的羁绊
虽然原生家庭对我们的消极的影响是难以磨灭的,但是我们就可以抱怨连连、自暴自弃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卡瑞尔·麦克布莱德的《母爱的羁绊》为我们提供了作出改变的具体的步骤:
(1)接受你母亲的缺点,允许自己充分体验悲伤。这是治疗的第一步,尽管“没有一个好妈妈”这一事实让人非常伤心,但是我们必须面对现实,改变才有可能发生。这个时候,我们会感到失落和悲伤,我们要充分体验这些情绪,这也是做真实自己的第一步。
(2)在心理上从母亲那里独立出来,转变消极观念。一直以来,母亲教给我们太多东西,我们依照她的观念行事,从穿什么衣服到选什么人做朋友,从念什么专业到从事什么工作,我们都没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我们唯一的想法就是“我还小,我做得不够好”。那么,现在开始长大吧!
(3)建立真实的自我意识。如果说“你是谁?”这个问题太过宏大,那么至少你要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东西,喜欢做什么事情。是象棋,是钢琴,是舞蹈,是画画,还是统统都不是?只有在你兴趣盎然的领域,你才会展现生命的激情,才会成为真正的自己。
(4)和母亲一起,用一种健康的方式处理你们之间的关系。不喜欢自己的母亲,除了不联系她,还能做什么呢?事实上这个方法行不通,我们总想尝试和母亲建立好关系,只是每次结果都让我们失望。没有办法,建立起你的底线吧,跟她说:“妈妈,我很爱你,但是现在我不能跟您通电话。”当然,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带你的母亲去做心理治疗。如果你的母亲已经过世了,那么问题在过去,解决就完全在你自己了。
(5)处理好你自己的自恋特质,防止它传到下一代身上。由于自己的亲身经历,相信你对做一个好母亲会有一种强烈的意识,但往往你会不由自主地做一些“坏母亲”会干的事。如何成为一个好母亲,实在是一门大学问。
《母爱的羁绊》这本书的英文名是Will I Ever Be Good Enough?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有一个概念就叫 good enough mother,即“足够好的母亲”。父母对孩子的爱,把握好其中的度尤为重要。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出场固然关键,但同样关键的是在不被需要的时候退场。
足够好,不羁绊。当你为人父母时,你能做到吗?
5月13日就是母亲节了,感恩妈妈为我付出的爱与温柔。也祝所有的妈妈们,都能一直年轻一直美丽一直快乐!